欢迎访问沧州师范化学与化工学院官方网站!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我院举行“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推动戏曲进校园,是传承、繁荣、发展戏曲艺术的重要举措。为培养我院学子爱国爱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院于10月9日晚在鲲鹏教学楼第18教室举行了“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

团总支副书记张晓辉从河北梆子的形成及其艺术特点向我们介绍了家乡戏曲——河北梆子,让我们对家乡戏曲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随后,大家一起观看了《英雄母亲》,从听觉、视觉感受了戏曲文化的魅力。


河北梆子的形成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由山西、陕西梆子与河北原有地方剧种河北高腔结合,于清道光年间形成,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剧种发展鼎盛时期2遍及河北、山东、东北、内蒙、河南及上海、天津、南京等地,目前,河北梆子已成为燕赵大地深受人民喜爱的家乡戏。

河北梆子的艺术特点

河北梆子具有深厚的艺术传统、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基本唱腔分慢板、二六板、流水、尖板等类。音乐曲牌丰富,剧目繁多,唱腔高亢悲壮,婉转动听,善于表现激情悲壮情绪,具有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

《英雄母亲》剧目简介

白文冠是民族英雄马本斋的母亲,本剧主要讲述了1941年秋,日本驻河间联队司令山本率兵包围献县东辛庄抓走白文冠,并诱迫其劝降儿子马本斋。面对敌人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白文冠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绝食七日,壮烈殉国。

冀中党、政、军、群各界,为白文冠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号召全区人民向白文冠学习,延安各界也举行念悼活动。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称赞“中国人民有这样母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中国妇女的光荣,而且是中华民族不会灭亡的具体例证”。


此项活动的开展,普及了戏曲知识,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传播了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了大家的审美情趣,让我院学子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