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沧州师范化学与化工学院官方网站!

【快讯】施一公:西湖大学评终身副教授不看文章数,而看科研故事

转自高教研修网

10月22日,在2020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公布了西湖大学的终身副教授评价标准:


他指出,西湖大学看的不是文章的篇数、引用率等数据,而是让教师讲述自己的科研故事,“我的贡献在我的领域里有多重要,如果离开我的贡献,这个领域会不会出现一个无法愈合的缝隙”。他希望这样的评价标准可以促进国内科技界评价标准的改善。也希望西湖大学的年轻教师能做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研究,推动科学前沿探索。


中国是论文发表大国,在2019年的论文发表量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了新的世界第一。但是与这众多发表论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论文成果转化率简直是惨不忍睹。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科研评价制度中对论文数量的看重,导致很多人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没有考虑论文能否实际应用。
也是基于此,西湖大学科研人员的晋升标准,才更值得业内人士借鉴。众所周知,研究型大学承担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原始创新的重要使命,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引导、激励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开展前沿探索,尽量做一些具有策源功能的原创性研究,而不是一味在热门方向上做跟随式研究,以发论文为目的。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包括人才评价在内的“三评”改革,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是改革的一个重点。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一些高校科研人员认为仍有深化改革的空间。

如复旦大学一位系主任告诉记者,“优青”(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评价的是38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的成果,这些年轻人的独立工作时间不长,想要评上“优青”,就得在短时间内取得可观的成果。这在客观上导致很多青年科研人员不敢从事原始性研究,因为这种研究周期长、风险高,38岁之前可能出不了重要成果。很多大学教师为了申报“优青”选择做热门研究,但很可能因此与“从0到1”的突破无缘。

由此可见,西湖大学的另类评价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中,可否适度降低论文数量、引用率、期刊影响因子等指标的权重?可否更多地引入主观评价,让科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成果在某个领域里的影响,并征询这个领域一流专家的意见?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让人才评价这根指挥棒催生更多“从0到1”的突破,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同样的,对于施一公倡导的这种评价模式, 颜宁(ID:nyouyou) 也在新浪博客回复到:

老大V5[打call]这种评价模式很难么?其实只要水平到了就不难:给每个人专门组织一个由资深教授组成的tenure committee,找国际小同行要十几封评价信。我还在清华的时候,就帮美国藤校的几位评价过。做这种事很花心思,需要学校如个人有国际知名度别人愿意评,当然行政管理也得跟上。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新浪微博、上观新闻、募格学术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张灿